《從記憶出發—影像聚落的虛與實》一場座無虛席的講座

複製本頁網址,推薦給您的好友    
2022/03/17

公告內容:

由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張國治教授所主持的講座《從記憶出發—影像聚落的虛與實》於111年3月12日下午2時30分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九單藝術實踐空間舉行,講座現場坐無虛席,展場佈滿隨地而坐的學子,及熱愛藝術的朋友們,張國治深深感謝所有與會出席的專家學者及學子們,感謝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所有同仁、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策展團隊,以及所有協助此展的同仁們,因為各位的熱情支持,讓我們迎向了影像春天的來臨。

這場與談者為姜麗華(臺藝大教授)、羅景中(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組長)、陳彥伶(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典藏研究組組長)、呂筱渝(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秘書長),而與談參展者有周國璽、黃麗珍、楊鎮豪、陳斌華、王鼎元、吳宇凡、張哲榕、吳尚任、林語晨、王韋堯。

張國治為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的理事長,也是臺藝大的資深教授,一直想媒合這兩個單位,讓學會與年輕藝術學者交流,並透過展覽迸出火花,碰撞新的藝術思潮。

在講座中,羅景中組長比喻自己的角色為說書人,敘述著九單藝術實踐空間以及藝術聚落兩地六、七年來的變化,藉由影像搭建起滿滿的回憶。而目前九單藝術實踐空間運作的方式,以作品為主位,空間的功能為協助作品的展呈。羅組長提到此展,特別感受到影像的魅力,例如藝術家徐欽敏展出1943年美軍的空照圖,他指出「雖然它不是在我們的年代所拍攝,卻把現代的影像製造方式,快速的媒合在舊的地圖上」。另外,張國治教授的作品《一葉禪》,體現生命承載了一段很長的歷程,並透過影像使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

陳彥伶組長則以藝博館研究員的角色來觀看這檔展覽,曾為學會導覽了兩次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她發現學會成員的感知非常敏銳,並延伸到作品以外的空間氛圍。例如藝術家姜麗華與洪世聰的作品裡藏有其他作品的影像,彷彿是一檔展中展,也使這檔展覽的作品與作品之間有互文性的對話,讓展覽產生更多層次。之後,她又引用了兩位美國心理學家的論述來定義記憶,以科學的方法將記憶的過程定為:編碼、儲存、檢索三步驟,來對應藝術家處理影像的進程,同時舉出張國治的《一葉禪》不僅在視覺上呈現枯葉的質感,也彷彿召喚著落葉的沙沙聲。而展覽中陸續出現的鴿子影像,也使我們回憶起過去有章藝博館辦理的展覽中,許多展出作品的身影,同時成為她觀看展覽的一個「刺點」。

姜麗華老師覺得攝影師是製造故事與影像的人,參展者面對同樣的空間,會有各種面向的創作方法。其中,藝術家楊鎮豪拍攝聚落24小時中的不同影像,再用聲音與影像融合出新的記憶。藝術家張哲榕的創作手法,則是錄下一些受訪者講故事的聲音,讓我們從中思考一生所經歷。再者,從張國治的實物投影作品中,連結到關於20年代德國包浩斯(學校)的老師帶領學生共同製作一些不是攝影的攝影。以及藝術家洪世聰將影像立體化,製造多重的視覺空間。另外,她感受到藝術聚落散發著一種歷史的氛圍,吸引著攝影家透過影像、聲音、錄像等媒介去尋找記憶。

呂筱渝則首先提出記憶的三個問題:你的記憶對你有何意義?別人的記憶對你有何意義?聚落的記憶對你而言又為何?記憶是一種追尋與辨識的過程,這些對創作來講最後就回到詮釋,不管是用影像或聲音,採集不同元素後,經過修改、製造、詮釋,最後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裡有藝術家陳斌華關於虛與實的作品,透過關鍵字稱生成圖像輸出。而姜麗華的展中展、張國治的《一葉禪》某種程度也傳達了視覺上的觸覺,而楊鎮豪的《鄰音》,則有聽覺上的視覺空間。

《影像聚落》展期至3月23日(三),歡迎各位蒞臨,與參展者一起在九單藝術實踐空間現場漫遊,走過記憶、召喚記憶,以及分享記憶,最後成為彼此共同的記憶。

---------------------
展覽資訊
影像聚落—2022年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會員vs.臺灣藝術大學研究生展
展期|2022年3月3日(四)-3月23日(三)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_九單藝術實踐空間A、B 展場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17:00,週一及週日休館
策展人|張國治 博士
參展者|包德納(Bernard Bordenave)、張國治、周國璽、洪世聰、郭秀莉、黃麗珍、姜麗華、陳祐明、徐欽敏、楊鎮豪、陳斌華、王鼎元、吳宇凡、張哲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研究生:林語晨、詹翔宇、吳尚任、林怡青、李兆章、鄭植羽、劉文遠、王韋堯、王佳莉、洪雅雯、吳佩芬
主辦單位|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有章藝術博物館
紀念李鳴鵰先生攝影文化藝術發展獎助金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