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本頁網址,推薦給您的好友    
 
2018/10/30

公告內容:

感謝《遠見雜誌》九月份2019研究所指南專刊中,藝術學群特別針對臺藝大藝政所所做的專題採訪報導!

從碩士班到博士班,我們正在文化、美感、人心與生活 / 商業、管理、行政與政策之間,尋求學術理想與實務機制之間的跨域連結,扮演藝術、文化和管理、政策之間的專業介面。

這是一個藝術形式遍地開花的時代,各種劇場表演、街頭藝人、音樂祭、插畫貼圖,再到各地老屋活化、文創展演、品牌跨藝術合作、藝術文化基金會,當「美感」開始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藝術家早已不是過往印象中靠夢想吃飯的人,若能將美感透過各種形式散布於社會,無論是成為藝術企業家、文化資產守護者,或是藝術教育家,未來潛力指日可待。

2017年世大運驚心動魄的開幕式,結合科技技術與藝術形式,呈現了臺灣工藝與機械美學完美結合的時尚裝置藝術;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與十三行博物館曾透過展品與活動,幫助失智老人喚醒失去的回憶。

「整合產業、建立連結 藝術也能商業化」

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系主任林雯玲認為,現在是一個「把藝術落實在現實」的年代,透過更深層的社會設計,就能將藝術化作影響力,改變更多人的生活,絕非象牙塔裡的學門。

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是全台少數將劇場創作應用在教育領域的研究所,開設「戲劇應用於學校」「戲劇應用於社區」等兩大類課程領域。

「戲劇可以啟發人心,讓人際關係破冰,或是應用戲劇來教學,甚至導入輔導社工領域,」林雯玲進一步分析,現代社會由於高度城市化、科技化,取代了很多人際互動的機會,在此氛圍下,人心其實很需要藝術的慰藉。

她引用知名影像藝術家陳界仁來學校演講時所說的話:「很多工作可以被機器人取代,但藝術絕對不會。」資訊科技愈進步,就愈需要人文思考,打破框架,以世大運的表演節目為例,便是透過人文藝術的素養,結合新科技媒材共同碰撞出火花,才能創造出如此動人的表演藝術。

中國的《21世紀經濟報導》曾指出,愈來愈多品牌重視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像《舌尖上的中國》傳遞美好生活的紀錄片,才會得到商業化的回報。

藝術領域大約可分成兩個面向,一是藝術創作、二是藝術商品。攻讀研究所的目的,除了從學術角度,對該門藝術進一步鑽研之外,更要學習如何整合藝術產業的各個面向,在社會上建立連結,把藝術後端品牌化,變成可以多次重演、販賣的商品。

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劉俊裕分享,所上課程近年來加強培養學生藝術管理的實務能力,像是「藝文機構營運與管理」「文化觀光」「藝術與法律」「展覽實務」「文化創意產業」等課程,就是希望學生可以成為「藝術家與企業間的橋梁」,成為一個具備藝術思惟與商業思惟的藝術經紀人,讓藝術可以用專業化的方式經營。

臺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所的教授,會定期帶學生前往各地參訪,包括新北市的「水金九」地方創生藝術社區、臺中市的「藝術銀行」、臺北市大稻埕的「新春芳茶行」品牌再造等,讓學生可以更了解藝術在品牌化過程,可能為原產業、原地區帶來那些影響、面臨什麼問題,從實例中學習。

「進入行政體系 創造更好環境」

文化,不只關乎我們是誰、我們如何思考、我們的定位,更關乎我們將往哪裡去,而唯有專業的文化政策制定,才能給予藝術家與藝術市場更好的發展環境。因此在藝術商業市場、藝術創作領域之外,藝術學群畢業生還有一個不同出路,就是進入政府體系,透過所學領導藝術政策,創造台灣未來更好的藝術發展環境。

作為臺灣唯一一所「文化政策研究所」,劉俊裕認為,現在臺灣的文化公共事務體系內需要更多專業人才,而該所除了藝術管理之外,另一大核心項目就是「文化政策」,專門培育出各地文化中心、文化局等公部門所需要的人才。

為此,臺藝大積極建立國內外人脈網絡,包括臺灣藝術史學會、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以及歐洲文化管理與政策網絡ENCATC、新加坡LaSalle藝術學院等,提供學生充足的策略聯盟資源,讓學生可以透過海外參訪、實習以及研討會等形式,增加未來在政策籌備或擬定時的專業能力。

相關連結: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