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本頁網址,推薦給您的好友    
 
2019/08/28

公告內容: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自2016年開始舉辦「大臺北藝術節」,帶動大臺北地區民眾親身參與藝文活動。今年「大臺北藝術節」項下主打以「走向____」為題的「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從108年9月27日至12月29日共有9檔精彩演出,以人文為本,以科技介面為輔,一起探求藝術如何環抱不同領域而超領域,匯聚多向度的合作,發現嶄新藝術的未來世界版圖。搭配的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則以「限時動態-超領域國際展」為展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藝術團隊與非藝術家的傑作,也共同推呈暨時尚又文青的實驗劇場 × 創新服裝秀 × 硬邊搖滾、劇構式音樂演出與講唱會延伸座談 × 飲食文化講座工作坊系列活動,在臺藝大自11月8日至109年1月12日形成超領域的國際大展。今年另外特別加入電影放映「法國電影十月天」經典影展,援引法國藝術文化,以影像視角開啟與表演藝術的對話,邀集7部傑出之作,於10月18日至11月1日亮眼登場,形構展、演、映三大架構的璀璨大舞台。

總策展人陳志誠校長表示,「大臺北藝術節」組成內容是大臺北地區領域最多元,內容最充實的藝術節,白天看超領域的國際大展,史上第一次展中可以看秀、聽歌、飲味、聞香等全人全官能參與的「限時動態-超領域國際展」,午後與晚上走向劇場,橫跨不同藝術類別的走向、挑戰中西文化差異的走向,打破時空脈絡的走向、消弭民俗雜藝與市民美學界線間的走向,期待與各界分享最寶貴的時間,一同悠遊在2019大觀國際藝術節與法國經典電影的暢快裡。

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走向____」
  首檔節目為2019臺北「香港週」節目《鬼戀》(9/27、9/28),來自著名文學家徐訏的同名短編小說,由編劇家意珩改編及撰寫文本,旅居歐洲的日籍導演菅尾友,再加上指揮家廖國敏及香港臺前幕後的製作及演出團隊,打造了一齣令人屏息的演出,挑戰信仰與現實的禁忌來闡述人性。
  為敬悼傑出的年輕編舞家,也是臺藝大校友張婷婷的早逝,邀請「張婷婷獨立製作」團隊最具代表性的跨界創作作品《時空抽屜》(10/05、10/06),此作結合肢體舞動與 3D 影像的實驗,觀眾配戴 3D 紅藍色片眼鏡欣賞,給予觀眾不同「觀」的可能性和舞蹈視覺新體驗,希望營造出一個現實 (Real) 與非現實 (Surreal) 之間最唯美的想像。深刻剖析個人心理情感。
  法國「遺忘」劇團(Cie L’Oublié(e)的《墜落的天使》(10/31、11/01)為臺灣首演,此劇作是新劇場表演,劇團編舞家拉菲爾‧柏帖勒(Raphaëlle Boitel)用創新的肢體,也是新特技、馬戲,更融入科技,它將掠奪觀眾的目光,給予臺灣的觀眾空前的、殊異新穎的觀賞經驗。
加拿大長笛旅人演奏家雷恩·寇伯(Ron Korb)別號「龍笛」,用《世界咖啡館》(11/23)的名義邀請大家用音樂環遊全球,遊歷地球上風情各異的民族風味。
  陳志誠導演、藍羚涵舞臺總監、黃懷德與許瑋博編舞、朱雲嵩與江易錚的創新音樂與光影科技的跨域總體劇作《時光冉冉》(12/06、12/07),它運用了表演各領域的原初肢體狀態的跨域共構,加上影像新媒體諸媒介統合於當代「超領域」藝術的創作立場與創新觀念,相互淬煉成為召喚記憶不可及的劇場活化石。
  《末日之花》(12/13) 為臺灣首演,由國際知名劇場音樂大師陽光劇團音樂總監Jean-Jacques LEMÊTRE、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舞團首席舞者Andressa MIYAZATO、我國留法古琴演奏家游麗玉共同演出,透過臺灣與歐洲傑出藝術家從音樂、舞蹈、劇場的多元結合,立基於交流、傾聽,而互為激盪的藝術創作,共同演繹著極具人文厚度的生命關懷與追索。
  臺藝大榮譽教授、旅德鋼琴演奏家陳必先女士與國內的首席小提琴家等合作演出室內樂《藝音琴緣》(12/15),精選德國貝多芬、舒曼及布拉姆斯經典曲目,再現大師們的浪漫情懷。
  「四把椅子劇團」的「重寫經典計畫」,此次選中易卜生的寫實主義劇作,由劇作家簡莉穎改編成《遙遠的東方有一群鬼》(12/21),原先的遺傳問題與宗教信仰問題所造成的家庭悲劇,來到臺灣後會轉變成哪種更痛徹心肺的社會缺陷,有待您光臨臺藝大表演廳一探究竟。
  壓軸的「驫舞劇場」的《非常感謝您的參與》(12/28、12/29),陳武康結合電影的蒙太奇手法,豐富舞臺的視覺效應,強化舞者與音樂的連結性,呈現時間對於人的必要性。
臺藝大期待您跨步走向「2019大觀國際藝術節」,我們不只為您邀請了國外知名藝文團體、舞臺巨星來臺展藝,也慎重推出國內新巨星與已開展影響力的團體,放眼國際的「2019大觀國際藝術節」從7月1日啟程,謝謝您的支持,歡迎您的蒞臨,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限時動態 - 超領域國際展」
今年造形藝術以「限時動態 - 超領域國際展」(SNAPS OMNI EXPO)為題,於2019年11月8日至2020年1月20日展出,期間伴隨一系列表演事件、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本次展覽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擔任總策展人,邀請多個國內的專業領域機構、團體合作,以超領域之策展模式宣告今日媒體情境下,身體感覺、知覺擴展的多維度,並尋覓藝術未來機制。

「限時動態 - 超領域國際展」邀集21個團隊與個人參展,很榮幸邀請到1970年代起開啟錄像藝術先河之一的蓋瑞.希爾(Gary HILL)展出一系列的重要作品,以及40年前就開始研究電腦圖學中數位符碼自體衍生的藝術家河口洋一郎(Yoichiro KAWAGUCHI),他們提出關於影像、數位媒介具備之美感與傳統習性之差異,直至今日仍持續為人所探討。澳洲藝術家梅爾.奧卡拉漢(Mel O’CALLAGHAN)則繪製巨型圖騰於整展場所內,並融入舞蹈與音樂,令觀眾的視覺、聽覺在現場產生如幻術般的轉變。

此次展覽也邀請了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HTC VIVE等單位與藝術家共同創作,從珍貴的保育植物所創造的生態景觀到人體生理運作中的聲場,以及虛擬實境的感知形式等,展示出電訊媒介下的數位化身軀回歸自然原鄉的願望。

在「限時動態」中也將流行系統納入探討範圍,包括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興起的重金屬搖滾樂、服裝走秀的劇場化演出,以及當前偶像團體等共同創造大規模表演,我們將邀請OVKLAB服裝設計總監偕同小事製作與搖滾樂團(BAZÖOKA、BERSERK、DOPE PURPLE)組構出一堵刺激聽覺的「聲音牆」。另外,也將與無成娛樂合辦流行音樂演唱會,邀請原子邦妮、張瑀、盧子杰、JADE、機踏車樂團等共同合作,在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前廣場渲染「限時動態」之情境。

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策劃「限時動態 - 超領域國際展」著重於全感官的參與,屆時邀請觀眾全人全官能地進入每件作品,觀眾與作品將共同揭露限時動態時代裡的驚奇,從而發覺藝術生態的巨變到每個人的感知微變。

2019〈法國電影十月天〉經典影展

由臺藝大發起的2019大臺北藝術節,為展現藝術領域中有機而多元的跨域性質,注入第八藝術之稱的電影美學,和法國在臺協會合作,一同舉辦〈法國電影十月天〉經典影展。援引法國藝術文化,以影像視角開啟與表演藝術的對話,邀集7部傑出之作,於10月18日至11月1日臺藝大亮眼登場,在秋高氣爽的黃金十月,重現法國電影優雅、浪漫而迷人的黃金年代。

此次精選片單,從傳奇名導的鏡頭出發,運用劇場元素重繪時代更迭。開幕片《秋水伊人》由「新浪潮魔術師」傑克德米執導,描述在二戰時期,一對相愛的男女被戰爭捉弄的命運。在粉色浪漫視覺風格、全片無話不歌的歡樂氛圍下,為影展揭開序幕,本片當年也奠定了凱薩琳丹妮芙的超凡地位,清晰捕捉女神青澀卻迷人的姿態。

「法國新浪潮」兩大名導-亞倫雷奈與法蘭索瓦·楚浮的作品-《最後地下鐵》和閉幕片《通俗劇》,也為此次影展增添光彩。前者運用「劇中劇」手法,刻畫德軍納粹佔領下的巴黎,同樣可見凱薩琳丹妮芙的倩影;後者由雷奈靈魂伴侶-莎嬪艾慈瑪擔綱演出,重構法國劇作家亨利伯恩斯的經典劇作,藉由一段多年未見的舊友相逢,重新詮釋人與人之間的糾葛情感。

而馬賽卡內生平代表作《天堂的小孩》,以精彩絕倫的默劇表演、多詞意的對白,勾勒出十九世紀巴黎的庶民生活;法國影帝馬修亞瑪希自編、自導、自演的《情迷芭芭拉》,詩意地詮釋法國香頌天后芭芭拉的ㄧ生,為2017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中的開幕片,更一舉奪得詩意敘事獎。

同時,另闢篇章,放映當代台、法青年導演尚若白、林信良之作品-《我的西門小故事》、《傳法記憶》,並於現場與談,希望以多元文化擦出亮眼火花。本次〈法國電影十月天〉經典影展皆為免費入場,希望帶領民眾一同沈浸於充滿法式風情的十月初秋,片單及詳細辦法請蒐尋「大臺北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