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月球」空降臺藝大 測量空品反思環境議題

複製本頁網址,推薦給您的好友    
2018/04/12

公告內容: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當期展覽「灰色地帶——作品的現場性」,邀請藝術家馮嘉城和黃磊(苑倍)帶來大型戶外裝置作品《月霾》,外型宛如一輪真實的滿月,除了魔幻的擬真效果備受矚目之外,並有空氣細懸浮微粒濃度測量功能,關注現代社會的環境危害議題。臺藝大陳志誠校長表示,臺藝大作為一個永續的文化交流平台,此次展覽以「灰色地帶」為題,邀請東亞12位藝術家,展覽的意義除了思考如何文化生活化之外,也帶領了東亞場域之間的藝術生活交流。
  臺藝大陳校長特別指出,公共藝術《月霾》為直徑十公尺的巨型氣球,表面賦予月亮滿月的立體影像,並利用細懸浮微粒(PM2.5)感測器就地測量,透過程式執行數據運算,依照光線的明暗,對濃度指數的增減,進行視覺化的即時呈現,亮度越高說明環境中的PM2.5濃度越低,空氣越好;亮度越低,代表空氣中PM2.5的濃度越高,空氣污染越嚴重,希望藉由《月霾》帶給大眾反思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及污染問題。這件作品已經在北京、新加坡、耶路撒冷等城市巡迴,並首次在新北隆重展出。此外,策展人王弘志表示,這件藝術作品是以月亮的仿真擬像,促使觀眾親臨有章藝術博物館現場,獲得一場不尋常的觀看體驗,也同時藉由作品表象的視覺變化,暗示人為與自然間的消磨。
  「灰色地帶——作品的現場性」,「灰色地帶」企圖呈現兩個物質或兩個世界之間的邊界場域,亦為兩造力量相遇時的流動地帶,彰顯這個模糊卻又能觸發心理感知與傳達訊息的不確定場域。展覽中以不同的創作媒介來體現此概念,從繪畫、裝置到錄像,並兼具語言學、地域性、時間性及當代藝術中的歷史性。展期為2018年3月16日至5月12日,策展人特別強調觀眾親身體驗與感受的「現場性」,並歡迎行經臺藝大校園的民眾,於校內的有章藝術博物館駐足觀賞。
  展覽包含16件作品,分別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地共12位藝術家的創作,多數具有旅居歐亞的國際背景。作品中往往具備深度的討論課題,如:過渡真實與虛實擬像之間的游移(新村卓之 SHIMMURA Takuji與馮嘉城 FENG Jia-Cheng & 黃磊(苑倍) HUANG Lei)、表達不確定間隙的流通與場域界定的不確定性(宋珍喜 SONG Jin-Hee與朴昶緖 PARK Chang-Seo)、生活記憶的搜索與對實存空間的檢視(王弘志 WANG Hung-Chih、申炅澈 SHIN kyung-Chul 與陳嘉壬 CHEN Chia-Jen)、互為主體與其周圍環境的異同直敘與轉譯(陳慶 CHEN Qing與齊簡 CHI Chien),以及探索繪畫與載體形式的交融與突圍(蔡年玨 TSAI Nian-Jue與莊立豪 CHUANG Li-Hao)等。

策展人/藝術家簡介:王弘志
1976年出生臺北,於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畢業後負笈法國,先後以評審團一致同意最高榮譽取得法國漢恩高等藝術學院碩士、巴黎索邦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創作碩士與博士學位。曾獲文化部出國交流計畫的贊助,前往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並受邀至日本、韓國參展,作品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並多次在法國畫廊、藝術中心、替代空間展出。擔任法國國立ACTE國際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期間,以「意向性與創造性」為專題研究。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及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並於北投久號空間擔任顧問。近期創作關注日常事物的狀態與其曖昧性,作品試圖在「重新排序」觀者觀看事物的視覺經驗當中襯托世代之於物的差異性。

參展藝術家 :
蔡年玨、齊簡、新村卓之、馮嘉城 & 黃磊(苑倍)、陳嘉壬、陳慶、莊立豪、宋珍喜、朴昶緖、申炅澈、王弘志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灰色地帶——作品的現場性」 Gray Area – Space and Form
■開幕時間:2018年3月16日(五)16:00
■開幕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2樓
展覽時間:2018年3月16日(五)至2018年5月12日(六)
週二至週六10:30-17:00,週日、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聯絡方式:Tel : 02-2272-2181 # 1425 or #2454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

更多展覽與系列活動參加資訊,請前往
有章藝術博物館粉專:www.facebook.com/AMNTUA/
有章藝術博物館官網:http://museum.ntu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