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呼喚文藝復興」VS.引言人陳志誠校長

複製本頁網址,推薦給您的好友    
2016/06/15

公告內容:

要論及臺藝大與高行健的緣分可追溯到2008年由本校所主辦的「2008高行健文學行腳」及當時所發表的新著《論創作》,書中收錄了關於他的思想論述與訪談,將他對文學、美學與藝術的思索、創見完整呈現。而這位於2000年成為百年來首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此次是以「藝術家」的身分出席由亞洲藝術中心所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呼喚文藝復興」-高行健個展,除了展出全新水墨創作,也放映他自2003年迄今所拍攝的三部電影,同時陳列「靈山」旅途中攝影、書籍與相關評論、國際展覽現場照、畫冊等。由於亞洲藝術中心董事長李敦朗先生為本校傑出校友,在高行健尚未獲獎成為享譽國際的文學家前,雙方因畫展而建立出深厚情誼。因此在亞洲藝術中心於6月8日在大直展館所舉辦高行健專題講座—「呼喚文藝復興」,特別邀請到本校校長陳志誠博士擔任引言人並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台大戲劇系教授胡耀恆共同進行三方精彩對談,同時也獲得文化部鄭麗君部長及多位藝文界人士到場支持。
陳志誠校長首先以高行健先生曾在2002年參加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世界高峰會議」獲頒金盤獎時所發表以「必要的孤獨」為題的演說內容,他所暢言:「孤獨即是甘於孤獨,甘於獨自站立於大地之上,面對宇宙人生,獨立不移發出個人的聲音」。而讓這篇演說點破了他那耗費七年所完成的長篇小說《靈山》所蘊含的深意。此外,陳校長也對於高行健的創作歷程以細數懷舊的方式作為開場引言;並對其相關文學與繪畫等藝術創作進行深度解析與詮釋。猶如文學評論家劉再復:「高行健的成功,是拒絕作潮流中人、風氣中人、市場中人,個人獨立不移的成功。」陳志誠校長同時也引用《靈山》的內文,點出定居法國的高行健身為異鄉人卻未被歐洲主義所框限;雖沒有主義但卻更具有宏觀的視野。另將高行健的水墨畫與影像作品的關聯性作了精闢分析,另提出以應用符號空間概念所形成的城市符號空間理論來揭示了城市形態特徵的「城市符號」來對照不受侷限的高氏水墨藝術的創作形態。
此次展名仍沿用自西班牙kubo-kutxa Fundazioa個展「呼喚文藝復興」,其主要是取自於聯經2014年出版的《自由與文學》書中高行健所撰〈呼喚文藝復興〉一文。陳志誠校長也分析高行健所提出的「文藝復興」應非純粹的復古主義而是針對思想、文學、文獻、研究的戰線並應對著科學邏輯與技術;藉由過去的體系脈絡尋找出新的烏托邦。而長久以來文學、哲學、戲劇皆一直扮演人文主義、人本主義最重要的先鋒亦是文藝復興最重要的思想核心,若要具體的以藝術的方式展現,相信自許為世界公民的高行健必定期盼繪畫能在這個全球化且移動快速的大眾傳媒的時代下持續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以「視象」、「內視」及拉岡的「鏡象」來透析高氏畫作即具有上述相當的深度展現。
主講者高行健首先說明他在幾個展覽階段皆以「呼喚文藝復興」為主題的緣由,主要是表達各種主義的泛濫已在20世紀延續至今,也因此藝術與文化在成為商品化後便幻滅了烏托邦的理想。希望藉由倡導不同於前文藝復興時代的新一輪文藝復興,喚回到藝術創作的初衷、人文的精神、人性與人情,並使其成為當今所急需的重大呼喚。也藉由文藝復興來呼喚出人是真正超越政治喧嘩、超越市場且讓人清醒的關注。同時高行健也表達了超越現實的政治環境與功利主義的心境,那種不忘文學創作初衷並渴望朝向源遠流長作品的創作追求,對比今日功利主義的現實與瞬息即變的社會現況,更是讓人深刻思考-當今大家所要面對「人」生存的困境;也期盼藉由這樣的呼喚,能獲得作家藝術價值與社會的回應。而曾於1995年撰寫出版《高行健戲劇六種》套書專論的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胡耀恆,在進行與談時特別讚揚高行健是一名多面向發展成功的典型「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同時也分享有關他所熟知的高行健所展現的藝術與文學的精采創作人生。
陳志誠校長也巧妙以「二次元」的繪畫創作特質對比高行健個人帶有超現實集成前、後簡約場景的電影拍攝方式,映照梅洛•龐蒂所論及以印象主義時期畫家塞尚(Paul Cezanne)畫作的「知覺」論點,以剖析高行健畫作所表達的視覺意象作為講座的中段講述內容,並提到高行健的創作成就對於藝術發展具有啟發重回人本主義的地位。
高行健引述了自身的經驗,包括他曾在參加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世界高峰會議」時所發表了他所謂不合時宜的演說及當時在中國所創作的《靈山》因遠遠的超越政治現實與功利,而引發所創作的戲劇無法上演的大紛擾,但他強調自己並不是一位鬥士,不主張文學成為一個宣傳工具或武器。更不能因為各種政治正確的妥協而忘卻了文學的初衷,應該實在地回到人生存的本質,創作超越政治、現實、功利、市場以及甚至超越時間,並創作出具有人性並能產生共鳴永存的作品,這才是我們真正要的文學與藝術。而他也提出:「惟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脫出自我以進行真正的思考;要耐住寂寞並冷靜觀察才能達到深思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世界,而真實面對自己的存在與困惑,進而成為他所謂的"不壞的孤獨"與"必要的孤獨"」。
在《靈山》一書中,以「我」、「你」、「他」來作為整本書的語言結構。胡耀恆教授提出:「他曾困惑書中的第一人稱往往是『你』而非『我』,經探究後了解,原來是高行健在寫此書前約五年時間中,經常獨自行走在中國西北部高山間,從自問自答的過程中所體悟出」。高行健表示,在敘述一個人時可用於「我」、「你」、「他」等三個人稱成為一個主體,而這樣的語言結構也是全球語言的共同點;深究其中後更可發現這三個人稱是人、事件的立體座標系,藉由這個座標系來定位、清楚並觀審自己所在的位置。在《靈山》書中所談到「他」時就是超脫自己;談「你」時即是你思考的對象所提出的對話;談「我」時即是身處在現實的環境中的自己,利用這樣的對話讓思考深入進行。此外,他也提到:「語言是意識的表述,而三個座標便是表述的依靠,才能達成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溝通,讓世界變得分明」。
最後,高行健提到他對社會、政治發展的看法,主張國家應該要有明智及遠見的政治。在他呼喚文藝復興的同時,也目睹臺灣幾十年來仍持續在進步,文化水準方面也逐步在提高,並以臺灣教育方式及民主發展所相較歐美國家的優勢深表肯定與讚許。因此他大聲疾呼:「臺灣不僅要出藝術家,更何嘗不可以出思想家」。
據亞洲藝術中心表示,「呼喚文藝術復興」的展覽主軸除了在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二館進行高行健2016年的繪畫新作外,也放映2003年至今所拍攝的三部電影、「靈山」創作旅途中攝影作品、大型畫冊、1980年代在中國出版品等其他著作,以及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一館展示高行健相關的評論作品,展期自6月8日至7月10日。